摘要

图们江下游的敬信湿地是吉林省唯一的近海湿地,在维护地区生态平衡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敬信湿地地区许多稻田被废弃,其面积逐年增加。弃耕稻田作为一种自然演替而来的半自然湿地,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但在自然演替过程中弃耕稻田植物群落的变化机制尚不明确。通过现场和文献调查,确定图们江下游敬信湿地的生境情况,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比较不同弃耕年限稻田和自然湿地的植物物种群落,以确定植物多样性在自然演替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弃耕年限稻田和自然湿地植物共99种,隶属于33科64属,主要为湿地草本植物,并以湿生和水生植物为主;从群落特征来看,敬信湿地以莎草科(Cyperaceae)、蓼科(Polygonaceae)和禾本科(Poaceae)植物为优势种;随弃耕年限增加,湿地植物群落优势种逐渐接近自然湿地植物群落优势种,弃耕稻田植物多样性远高于自然湿地,并随着演替时间推移而降低,进而接近自然湿地。但与同纬度湿地相比,弃耕稻田湿地植物演替速率较慢,建议在弃耕稻田的生态恢复中关注土壤水分和有机质的补充,并加强管理和保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