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血压变异性(BPV)与脑部不同区域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完善头颅MRI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491例。根据头颅MRI分别评估入组者基底核区EPVS(BG-EPVS)和脑白质区EPVS(WMEPVS)的严重程度,BG-EPVS分为3组,轻度组=1级(148例),中度组=2级(158例),重度组=3级和4级(185例);WM-EPVS分为3组,轻度组=1级(183例),中度组=2级(74例),重度组=3级和4级(234例)。记录入组者24h、昼间、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变异系数(CV)和血压标准差(SD)作为反应BPV的参数。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BPV与EPVS的关系。结果BG-EPVS重度组应用降压药比例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74.6%vs62.2%、57.0%,P<0.01),吸烟比例明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12.4%vs16.9%、27.8%,P<0.01);24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随着BG-EPVS程度逐渐增高(P<0.05,P<0.01)。BG-EPVS轻、中、重度组24h昼间和夜间收缩压SD及CV、舒张压SD及CV随着BG-EPVS程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4h和昼间平均舒张压水平随着WM-EPVS程度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性别、年龄、脑卒中史、吸烟史和平均血压水平后,SD和CV是BG-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WM-EPVS轻、中、重度组24h、昼间和夜间收缩压SD和CV、舒张压SD和C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PV随着BG-EPVS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BPV是BG-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