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在批驳国民经济学家"人口"概念的过程中发现: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因素,人口就只是抽象。这揭示了阶级分析背后所依据的雇佣劳动、资本、分工等因素,暗含了城市研究中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的潜在可能。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承担解放任务的城市无产阶级。然而,在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城市现代发展进程中,资本进一步将主体展现为以"无产者"和"物产者"为代表的阶级幻象以及相伴生的从"匮乏"到"剩余"的个体性体验。有鉴于此,城市研究有必要回归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在激发人的主体性的同时破解资本逻辑带来的主体幻象,最终达成主体的真正解放。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