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声带息肉显微手术疗效的多参数评估方法。方法根据声带平行的息肉最大直径与同侧声带膜部的比例,将30例女性单发声带息肉患者分为两组,小息肉组(17例)和大息肉组(13例),分别进行喉显微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休声2周;同期选取15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术后分别进行总嘶哑度G、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oice handicap index scale,VHI)、嗓音声学参数等指标的检测。分析上述指标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同时分析手术疗效的主客观评估的一致性。结果 (1)术前组总嘶哑度G和VHI评分(功能、生理、情感及总体评价)均高于术后组和对照组(P<0.05);(2)不同大小声带息肉术前组、术后组和对照组间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呈递增趋势,噪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呈递减趋势(P<0.05);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术前组较术后组和对照组下降,且大息肉术前组较小息肉术前组降低(P<0.05);(3)功能、生理、总体评价之间呈正相关,情感与总体评价呈正相关;jitter与shimmer呈正相关(P<0.05);(4)总嘶哑度G的主观评级和DSI的客观分级总体一致性达82.67%,正常嗓音组一致性最高,达91.43%,中度嗓音障碍一致性最低,达71.43%。结论嗓音声学主客观检测参数可作为声带息肉病情严重程度和手术疗效的重要参考依据。
-
单位武汉大学; 浙江省台州医院; 武汉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