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力学导向的镇静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MV)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行有创MV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行MV, 并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祛痰、营养支持、镇痛镇静等治疗;两组镇静药物均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 镇痛药物均为舒芬太尼。观察组每6 h行呼吸力学监测, 根据患者呼吸力学状态调整镇静深度:气道阻力(Raw)>20 cmH2O·L-1·s-1时, 给予深镇静, 维持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3分;Raw为10~20 cmH2O·L-1·s-1时, 初始镇静深度维持RASS评分-2~0分;Raw<10 cmH2O·L-1·s-1时, 停止镇静, 或给予浅镇静, 维持RASS评分-2~0分。对照组初始即给予浅镇静, 维持RASS评分-2~0分。两组均于镇静过程中调整镇静深度, 以维持人机同步, 保证患者安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膈肌移动度(DE), 同时记录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 计算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 D-RSBI=RR/DE)和膈肌运动效能(DEE, DEE=VT/DE)。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5 d时DE、D-RSBI、DEE的差异;比较两组镇静3 d内RASS评分的差异;比较两组MV时间及28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共入选96例患者, 因谵妄、MV时间<3 d等原因剔除6例, 最终入组90例, 观察组46例, 对照组44例。治疗前两组DE、D-RSBI、DE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D-RSBI均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 DEE则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 且观察组3 d、5 d D-RSB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次·min-1·mm-1:3 d为1.73±0.48比1.96±0.35, 5 d为1.45±0.64比1.72±0.40, 均P<0.05), DEE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L/mm:3 d为19.7±4.3比17.1±3.9, 5 d为25.8±5.6比22.9±5.4, 均P<0.05);两组各时间点D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镇静2 d内观察组RA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1 d为-3.78±0.92比-2.34±0.68, 2 d为-2.87±1.04比-2.43±0.79, 均P<0.05), 3 d时两组R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V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d:5.78±2.01比6.84±2.27, 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1例患者死亡, 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比2.2%, P>0.05)。结论对于行MV治疗的AECOPD患者, 呼吸力学导向的镇静策略能够降低D-RSBI, 增加DEE, 缩短MV时间, 具有一定的膈肌保护作用。

  • 单位
    单县中心医院;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