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永铭; 杨京港; 薛丽丽; 杜颖石; 邹全; 刘格婧; 苟春丽; 孙洁; 王晶; 陈金丽; 刘艳英; 马苏美*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02): 182-188.

摘要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纵向研究,纳入2010~2019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就诊的HFpEF患者306例,根据基线与末次随访数据,将患者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保持≥50%组(n=283)和LVEF转变为<50%组(n=23)。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演变,探讨引起LVEF转变为<50%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构变化与功能变化、舒张功能变化与收缩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3.0(1.5,5.6)年期间,23例(7.5%)HFp EF患者的LVEF转变为<50%,其中7例(2.3%)LVEF<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史(OR=2.218,95%CI:0.982~5.519,P=0.087)、较大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OR=1.034,95%CI:1.010~1.059,P=0.005)、较大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OR=1.036,95%CI:1.014~1.058,P<0.001)、较小的LVEF(OR=0.940,95%CI:0.087~1.058,P=0.077)是LVEF≥50%转变为LVEF<50%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中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均进一步降低(幅度为-5.1%~-27.6%),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e’进一步升高(幅度为9.5%~46.3%),LVEF转变为<50%组的变化幅度大于LVEF保持≥50%组。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随访年限与二尖瓣环收缩速度降低值和舒张速度降低值(r值为-0.182和-0.254)、左心房内径与内径指数增大值(r值为0.140和0.173)、E/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室间隔部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S)升高值(r值为0.165)、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值(r值为0.212)均呈正相关(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容积指数增长值与E/e’增长值(β=0.304,P<0.01)、肺动脉收缩压增长值与左心房容积指数增长值(β=0.173,P<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增长值与左心房容积指数增长值、二尖瓣环收缩速度降低值均独立相关(β=0.215、-0.164,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同侧室壁组织多普勒收缩早期与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下降值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474、0.507,P均<0.01)。结论:随病情进展,少部分HFpEF患者LVEF转变为<50%(即表型转变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或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冠心病和较大的左心室容积、较小的LVEF是表型转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损害加重程度与随访时间长度正相关,LVEF转变为<50%者损害更严重;左心室心肌组织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呈同步平行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