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门诊区域人工及智能静脉采血的安全性及成本效益。方法:以A院区人工静脉采血为对照,B院区实施智能静脉采血,收集样本院区2022年1月—12月财务和商务智能集成平台数据,通过现场调查法及项目成本法,测算并分析人工与智能静脉采血项目的作业时间、血标本质量、成本收益与服务效能的差别。结果:与人工静脉采血相比,智能静脉采血的登记作业时间[(10.83±4.54)秒vs(31.68±14.36)秒]、整理作业时间[(3.78±1.28)秒vs(12.60±10.12)秒]及总作业时间[(61.34±17.79)秒vs(90.54±37.20)秒]更短,项目总成本更高[(26.77±4.93)元/例vs(23.95±4.72)元/例],人力成本更低[(4.76±0.20)元/例vs(5.71±0.35)元/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采血的条码、留取及送检问题发生率均高于智能静脉采血,应用智能静脉采血系统的护士岗位服务效能高达112.07%,人工与智能静脉采血成本收益均为负收益。结论:智能静脉采血流程更加优化,作业时间缩短,血标本质量问题发生率更低,护理岗位服务效能更高。但现行静脉采血收费标准低于实际作业成本,建议适当提高静脉采血项目的收费标准,实现技术劳务价值为主的正向激励机制。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