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多b值DW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选取其中最佳b值DWI的ADC值,分析其与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挑选前列腺癌患者28例和前列腺增生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均行常规MRI序列、三种b值(700 s/mm2、1000 s/mm2、1500 s/mm2)的DWI序列、动态增强序列扫描,参照前列腺癌组DWI高信号区、前列腺增生组T2WI增生结节选取感兴趣区,比较前列腺癌组三种b值ADC值相互间的差异,比较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之间同一b值ADC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比较三种b值ADC值诊断效能的大小,选取其中最佳b值的ADC值,分析其与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b值为700 s/mm2、1000 s/mm2、1500 s/mm2时前列腺癌的ADC值大小分别为(0.876±0.192)×10-3mm2/s、(0.809±0.179)×10-3mm2/s、(0.697±0.155)×10-3mm2/s,前二者分别与后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前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示三种b值ADC值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0.988、0.992,b值为1500 s/mm2时ADC值诊断效能最佳,其ADC值诊断阈值为1.026×10-3mm2/s,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和100%,b=1500 s/mm2时所测ADC值与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有统计学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90。结论:不同b值下的ADC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影响,b值为1500 s/mm2时ADC值的诊断效能最佳,前列腺癌的ADC值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ADC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
单位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