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测量分析颈椎各节段下终板的解剖参数,对颈椎下终板形态进行分型,为改进人工颈椎间盘终板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68例非颈椎病患者C27共408个节段的CT资料,将DICOM格式文件导入图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中,将各节段椎体置于选定的参考平面系统中,显示目标终板的轮廓。将颈椎下终板分为三型:I型,穹隆顶点位置靠后;II型,穹隆顶点位置居中;III型,穹隆顶点位置靠前,并测量下终板矢状径、下终板穹隆高度和下终板穹隆顶点位置。[结果]总体上Ⅰ型终板占17.89%,Ⅱ型终板占45.83%,Ⅲ型终板占36.27%,Ⅰ~Ⅲ型终板穹隆顶点分别位于下终板矢状径41.06%、49.94%和61.58%的位置。除C7下终板以II型终板为主(占75%)外,C26下终板以II型为主(占39.71%63.24%)。两型间各节段终板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5和C6颈椎下终板矢状径最大,C3下终板穹隆高度最大(2.26±0.36)mm,C37下终板穹隆高度逐渐减小,各节段下终板矢状径、穹隆高度男性均显著大于女性。[结论]颈椎下终板矢状面形态可分为三型,改进人工颈椎间盘终板设计时可参考本研究对颈椎下终板的分型及其测量数据。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