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了阐明慢性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不同纤维化分期及癌变时乙型肝炎病毒(HBV)e系统状态和HBV DNA载量的变化状态。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多聚酶链反应分别检测并比较了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纤维化分期和癌变病人血清的HBVe系统状态和HBVDNA载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Ⅰ、Ⅱ、Ⅲ、Ⅳ期和癌变时的年龄分别为27·1±7·8、29·3±7·1、35·5±7·4、39·1±9·3和50·8±9·6岁。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80%(20/25)、70.9%(22/31)、47·8%(11/23)、25%(7/28)和17·5%(11/63);抗-HBe阳性率分别为8%(2/25)、16.1%(5/31)、30·4%(7/23)、53·6%(15/28)和71·4%(45/63)。HBVDNA载量分别为2·3×107±0·2×102、7·1×106±1·2×102、5·7×105±1·9×102、1·2×105±0·7×102和4·7×104±4·1×102(copies/m1)。年龄,HBeAg和抗-HBe阳性率以及HBVDNA载量在肝纤维化Ⅰ、Ⅱ、Ⅲ、Ⅳ期和癌变五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从Ⅰ期向Ⅳ期发展以及部分病人发生癌变,病人的年龄逐渐地增加。HBeAg的阳性率逐渐降低,抗-HBe阳性率逐渐升高,可能与部分病人由于长期受到机体的免疫压力,HBV相继发生HBV前C区或基本核心区启动子双变异有关;另外,HBVDNA载量也呈逐渐下降的趋向,可能与肝纤维化逐步的加重造成肝实质细胞逐渐的减少,导致提供HBV复制的场所进行性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