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法国当代学者阿兰·巴迪欧把共产主义看作是真实、想象和象征的"运作"过程,他从数学本体论出发,以"事件"之"一"来解释共产主义的"真理"之"多",主张真理的无限可能性是个体主体所无法完全承担,却又试图寻求共产主义理念的主体性存在。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批判个人"单子"式存在及其所谓"平等"的"永恒的真理",强调真理的现实性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认为共产主义的真理性在于现实的必然性以及无产阶级主体性,在于"重建社会",即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