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毛乳头细胞生物学特性和毛囊重建的研究

作者:吕中法; 蔡绥勍; 伍津津; 郑敏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02): 64-67.
DOI:10.3760/j.issn:0412-4030.2006.02.002

摘要

目的观察毛乳头细胞在体内外诱导毛囊再生和支持毛囊生长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毛囊器官型培养和裸鼠移植技术,观察不同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素和干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的内皮素和干细胞因子表达较强,传代6代后减弱。用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与毛囊上皮细胞在毛囊器官型培养模型中可见毛囊样结构形成,移植到裸鼠后可见较为完整的毛囊形成。用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与毛囊上皮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直接注射到裸鼠皮下,也可见毛囊样结构形成。发现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囊再生的能力与其表达内皮素和干细胞因子的强弱相关。结论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诱导毛囊再生的能力,并且与其表达内皮素和干细胞因子的强弱相关。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