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慢性砷暴露对小鼠脑组织中砷形态的影响

作者:王琛绯; 石明; 王佳婷; 张贵伟; 邱嘉怡; 李银菲; 窦昕皓; 邹堂斌; 郭莲仙
来源:现代食品科技, 2020, 36(07): 289-297.
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20.7.1262

摘要

为探索食物慢性砷暴露对生物体脑组织的影响,本研究以水稻中的砷形态和比例为参考,设计了三个含砷剂量组:模拟组(S):0.91 mg/kg;低剂量组(L):9.10 mg/kg;高剂量组(H):30 mg/kg,对C57BL/6小鼠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染毒研究,并测定小鼠血和脑组织中总砷和各种砷形态(i AsIII、i AsV、MMA、DMA和As B)的含量。结果显示,在C、S、L和H中,血的总砷含量分别为0.022、0.023、0.068和0.132 mg/kg;大脑的总砷含量分别为0、0.006、0.075和0.172 mg/kg;其中,五种砷形态均可在血液中检测到,在L、H组小鼠大脑中仅检测到DMA和未知形态的砷(u As)。因此,小鼠血液和大脑中的总砷含量随暴露剂量增大而升高,砷在体内的解毒过程也随暴露剂量增大而加速;血液中有机砷与无机砷之比可反映机体砷暴露水平;尽管食物中无机砷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但由于大脑中仍能检测到低毒的DMA和毒性未知的u As,因此,食物的砷毒特别是大米的砷毒性仍应引起关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