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锥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交互效应

作者:张中秋; 张裕凤*; 韦金洪; 胡宝清; 宋颖梅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2023, 43(01): 184-195.
DOI:10.13961/j.cnki.stbctb.2023.01.022

摘要

[目的]探究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定性交互机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时空锥理论和系统论,从土地集约利用的“资源—资产—资本”属性和新型城镇化的“规模—集聚—红利—财富”效应出发,构建二者的交互机理并据此组建指标体系。以2003—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定量评估二者的发展状态,并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两者的交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广西土地集约利用以资源性(0.388)和资产性(0.541)为主,平均综合指数由0.104增至0.318。新型城镇化以规模(0.470)和红利效应(0.306)为主,平均综合指数由0.184增至0.425。(2)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由0.367增至0.600,耦合协调状态呈“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耦合协调—初级耦合协调”的向好演变态势,但各市级单元的发展差异较大。(3)从PVAR模型结果来看,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二者受自身发展惯性的冲击显著,土地集约利用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程度(47.11%)大于新型城镇化对土地集约利用的促进程度(35.05%)。[结论]土地集约利用的“资源—资产—资本”属性相对新型城镇化来说属于生产力范畴,新型城镇化的“规模—集聚—红利—财富”效应相对土地集约利用来说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在一定的时空视角下二者之间存在不对等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