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小说《催醒术》在学界既有阐释中通常以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为重要参照系,这种“比较”的研究方法实际制造了无形的压抑机制,限制了评论家对这部晚清作品的全面解读与评价,致使其包孕的现代性意义一直隐而未彰或彰而未尽。本文将《催醒术》更多地视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艺术主体,从创作动因、主题思想、历史语境等几个层面对其进行全方位阐释,试图摆脱长期负载于其身的“比较”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