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对不同年龄患儿肌松时效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100例,年龄0.5~6.0岁。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低龄组(0.5~3.0岁)和高龄组(3.1~6.0岁);再依据米库氯铵使用剂量将每组患儿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米库氯铵诱导剂量分别为0.20和0.25mg/kg,即低龄低剂量组、低龄高剂量组、高龄低剂量组和高龄高剂量组,每组25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及给予诱导剂量米库氯铵后1 min(T1)、3 min(T2)、5 min(T3)、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肌松起效时间,即首次静脉注射米库氯铵即刻至肌颤搐阻滞75%(ThD75)、90%(ThD90)、最大阻滞(ThDmax)所需的时间;恢复指数(RI);肌松恢复时间,即末次静脉注射米库氯铵至肌颤搐出现即刻(Th)、恢复10%(ThR10)、恢复25%(ThR25)、恢复75%(ThR75)、恢复90%(ThR90)的时间,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比值(TOFR)恢复至75%(TOFR75)和90%(TOFR90)的时间。结果四组各时间点MAP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龄低剂量组ThD75、ThD90和ThDmax分别为(126±40)、(163±59)和(192±49)s,低龄高剂量组分别为(73±15)、(115±41)和(142±37)s,高龄低剂量组分别为(149±38)、(193±44)和(221±47)s,高龄高剂量组分别为(105±32)、(138±35)和(167±44)s。低龄高剂量组ThD75、ThD90和ThDmax均明显短于低龄低剂量组,高龄高剂量组均明显短于高龄低剂量组,高龄低剂量组均明显长于低龄低剂量组,高龄高剂量组均明显长于低龄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龄低剂量组与低龄高剂量组、高龄低剂量组与高龄高剂量组Th、ThR10、ThR25、ThD75、ThD90、RI、TOFR75和TOFR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库氯铵在0.5~3.0岁患儿中起效显著快于3.1~6.0岁患儿。与0.20 mg/kg米库氯铵相比,0.25 mg/kg米库氯铵肌松起效时间更短。米库氯铵肌松恢复时间不受年龄及诱导剂量影响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 单位
    邯郸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