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电流和心房颤动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王娟; 杨艳敏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3, 17(3): 233-235.
DOI: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3.03.021

摘要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发病率为1%左右[1],中国房颤的患病率则为0.77%[2].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增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房颤患者的数量在未来的20~30年中可能会翻2~3倍[1],而房颤可明显增加住院、死亡及脑卒中的发生率[3].房颤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多种因素参与了其发生和维持.尽管目前对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已经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房颤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起搏电流在房颤发生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有不少关于起搏电流与房颤发生和维持机制的研究,本文就相关内容做一综述.

  • 单位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