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断裂跟腱组织形态学与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跟腱微创缝合技术治疗的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5例,其中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9~50(35.1±9.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8(5.6±1.8) h。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23例,男21例,女2例,年龄18~50 (35.5±6.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5(7.5±3.1) h。于术前4~6 h通过肉眼观察及足踝部MRI比较两组患者跟腱组织断端的大体外观和影像学表现;于术后1~2 d对术中跟腱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扫描及透视电镜、免疫组化(天狼星红染色),分别比较两组跟腱组织的胶原纤维变性及局部脂肪浸润情况,胶原纤维走行及细胞形态、功能情况,Ⅰ型胶原纤维(collagenⅠ)和Ⅲ型胶原纤维(collagenⅢ)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与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组相比,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跟腱组织弹性差、质地偏硬,中度水肿,跟腱断端形态不规则,呈马尾状且断端周围有较多钙化灶。HE染色结果: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跟腱组织中胶原纤维排列不规则,有玻璃样变及脂肪侵润。电镜检查结果: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胶原排列紊乱,成纤维细胞萎缩。免疫组化(天狼星染色)结果: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组和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Ⅰ型胶原占比分别为(91.12±4.34)%及(54.71±17.78)%,Ⅲ型胶原占比分别为(8.88±4.34)%及(45.29±17.78)%,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Ⅰ型胶原含量低于急性闭开放跟腱断裂组,Ⅲ型胶原含量高于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P<0.05)。结论:急性闭合性断裂跟腱形态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原本精细有序的空间结构无法维持,部分Ⅰ型胶原被Ⅲ型胶原替代,肌腱组织的韧性和强度下降,这是跟腱退行性变的重要特征,是闭合性跟腱断裂重要病理基础。

  • 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