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根据首次丙戊酸治疗儿童失神癫痫(CAE)0.5年后疗效,评估抗癫痫药物治疗CAE反应和短期预后,探讨CAE首次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的患儿中检索"典型失神"病例,根据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提出的CAE诊断标准,筛选出67例符合CAE的病例,以0.5年治疗效果为界将其分组:观察0.5年后仍有典型失神发作者为发作未控制组,0.5年内发作消失者为发作控制组。分析统计各组病例的临床和VEEG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起病年龄、家族史、符合2005年Panayiotopoulos诊断标准及VEEG特征与CAE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起病年龄(5.89±2.91)岁,随访0.5年,发作未控制23例(34.3%),患儿性别、起病年龄、是否出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热性惊厥家族史、癫痫家族史均与CAE的治疗效果无关(均P>0.05)。与发作控制组比较,发作未控制组VEEG特征中间期出现睡眠中局灶性痫样放电(87.0%比6.8%)、间断闪光刺激(IPS)(52.2%比6.8%)诱发失神发作率明显增多(均P<0.05);而清醒期枕区节律性δ活动(OIRDA)(8.7%比77.3%)及符合2005年Panayiotopoulos诊断标准(8.7%比88.6%)病例数明显减少(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间期睡眠中局灶性痫样放电和清醒期OIRDA与预后有明显相关性(OR=133.714,P<0.05;OR=0.068,P<0.05)。结论 VEEG特征中间期出现局灶性痫样放电、IPS诱发典型失神发作预示着CAE首次药物治疗可能会失败,而OIRDA反之;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