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发生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医院的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肝移植患者的病历资料,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有效病例57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在利奈唑胺开始治疗前血小板均为正常值,其中1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24.6%,停药后所有患者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为5.0~14.0 d,中位恢复时间为8.0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用药时间>10 d(OR=10.761,95% CI:1.743~66.424,P=0.011),基线血小板<150×109·L-1(OR=16.892,95% CI:2.328~122.553,P=0.005)和合用氟康唑/伏立康唑药物(OR=5.841,95% CI:1.066~31.990,P=0.042)为肝移植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酐>115 μmol·L-1 和eGFR<60 mL/(min·1.73 m2)在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正常的肝移植患者,利奈唑胺治疗过程中仍需警惕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尤其是用药时间超过10 d,基线血小板小于150×109·L-1及治疗期间合用氟康唑/伏立康唑的患者。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