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杂交在鱼类中比在其他脊椎动物中更容易发生,杂种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态风险,因此对鱼类杂种的鉴别十分必要。形态度量、染色体分析、生化标记,以及RFLP、微卫星、RAPD、AFLP、SNP等分子标记均被用于鱼类的杂种鉴定,各种方法有其优点和不足,而分子标记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被广泛使用。方法的合理选用、数据统计分析的强化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杂种鉴别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