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点行业噪声危害及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爱华; 叶研*; 孙志峰; 赵永梅; 胡在方; 任迎娣; 王智; 胡丽; 刘丹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23, 50(20): 3679-3683.
DOI:10.20043/j.cnki.MPM.202212361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重点行业的作业工人噪声强度暴露水平和听力损失的现状,为有效防控噪声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5至12月,根据《北京市2021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内容,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全市16区选取北京市4个重点行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为本次研究对象。对4个重点行业的重点岗位的噪声暴露强度进行现场检测,并从《职业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导出重点岗位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采用二水平的logistic回归对听力损失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企业125家,噪声强度超标率为14.6%。重点行业之间噪声强度的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2,P=0.032)。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听力损失率最高,为4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相比,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业工人发生听力损失较高(P=0.001,OR=5.0,95%CI:2.1~12.0)。与<30岁年龄组的作业工人比较,30~50岁和>50岁组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P<0.001,OR=2.5,95%CI:1.8~3.3;P<0.001,OR=3.9,95%CI:2.7~5.8)。与女性相比,男性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升高(P=0.035,OR=1.8,95%CI:1.1~3.0)。结论 北京市噪声强度超标率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但防控仍需重视。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噪声强度超标率和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均较高,随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的发生风险增加,而且男性听力损失的发病风险高于女性,提示我们应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从而最大程度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 单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