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的诊断延迟时间(从发病到确诊)、溶栓延迟时间(从确诊到溶栓)、以及总延迟时间(从发病到溶栓)。方法连续入选自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住院的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患者共24例。记录发病时间、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时间和溶栓开始时间。分析与早期诊断(诊断延迟≤7 d)相关的因素。结果诊断延迟时间为(8.4±6.7)d,46%的病例超过7 d,17%超过14 d,4%超过25 d。溶栓延迟时间为(18.8±14.8)h。总延迟时间为9.4±6.7 d。早期诊断的患者氧分压(PaO2)更低[(64.8±11.1)vs.(84.3±18.0)mmHg,t=3.242,P=0.004],肌钙蛋白Ⅰ(cTnI)升高者更多(χ2=6.115,P=0.041),总延迟时间更短[(4.3±2.6)vs.(14.1±2.4)d,t=9.410,P<0.001]。16例(67%)患者在非正常工作时间接受CTPA检查,比正常工作时间接受CTPA的患者诊断延迟[(6.3±5.0)vs.(12.6±7.8)d,t=2.428,P=0.024]和总延迟[(7.1±5.1)vs.(14.0±7.5)天,t=2.675,P=0.014]更短。18例(75%)患者在非正常工作时间接受溶栓治疗。结论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诊断和溶栓延迟时间过长,对于肺栓塞诊治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完善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