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图像转向使得敏感的质性研究者开始考虑将图像作为质性研究资料,在这个基础上图像阐释方法逐渐发展起来。教学空间的视觉属性与图像学方法具有天然的适切性。教学空间中的象征性符号、隐喻性形式和事实表达了教育中的"缄默知识"和"惯习"。通过显性的"事实"和"形式"到缄默知识的这一阐释过程就是潘诺夫斯基所说的从图像志阐释到图像学阐释的转译过程。研究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分析D小学1988—2018的教学空间图片。前图像志层,D小学在教学媒体、空间权利、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图像志层,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接纳和内化,学校机构对直观教学原则的重视、对教育现代化的追求和对新课改理念的践行共同促成了以上变化。图像学层,现代信息技术变革、现代教育思潮洗礼以及中国教育经费政策是促使教学空间变革的深层社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