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液态"社会的背景下,边缘少年由于家庭与社会共同的失范,成为主流社会中常被忽略的群体。"流动性主体"作为描摹边缘少年自我状态以及抗争意识的代名词,在影像分析中具备自洽性和指征性。本文借鉴巴迪欧主体拓扑学理论——即主体、事件与真理三位一体的互联关系,遂将主体关联的符号、事件下的景观以及自我身份的求真作为分析影像中"流动性主体"的逻辑支撑,建立起符号、景观、身份新三位一体的互释关系。通过对电影案例的分析发现,影像对"流动性主体"的建构过程存在对他者的抵抗与消弭,他者形象会渐变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对冠以"流动性主体"边缘少年映像而言,其所关联的社会符号存在再现与异化现象,其所在社会景观存在相对的可见性与遮蔽性,其身份具备恒定的他者性与自我的想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