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初始手术术式变化分析

作者:张倩倩; 刘姗姗; 范晓军; 陈思源; 刘海霞; 孙晓祥; 尹福梅; 王继兵*
来源: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1, 43(03): 161-164.
DOI:10.16846/j.issn.1004-3101.2021.03.001

摘要

目的对2009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初始手术术式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演变趋势,为优化个性化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住院行初始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青光眼手术术式分为以滤过泡依赖为降眼压术式的外引流手术、促进房水通过小梁网-Schlemm’s管途径引流的内引流术和减少房水生成的睫状体功能减弱术。外引流手术包括复合小梁切除术(Trab)、Ahmed引流阀和ExPress引流钉植入手术。内引流手术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和虹膜激光周边切除术。睫状体功能减弱术包括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和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结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009年Trab占72.73%(32眼/44眼),2019年占1.26%(3眼/239眼);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自2009年的4眼上升到2019年的224眼(93.72%),其中飞秒激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者89眼(37.24%),联合高端晶体植入者66眼,手术术式自外引流Trab向内引流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转变,期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外引流手术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819,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初始手术术式由Trab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转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