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全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是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社会问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上升,并逐渐出现了低龄化和团伙化的趋势。而青少年犯罪不仅仅会受到个人性格、脾性的影响,还会受到来自父母、亲戚以及社会中接触的同龄群体等的影响,其中,家庭因素处于主导地位。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构成、家庭经济状况、直系亲戚关系、父母教育方式以及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示范作用五个方面来剖析更深层次的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为青少年的家庭庇护找寻办法,以便可以更好地预防、干预和矫治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刑事司法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