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探究血管特点对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支架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术前1个月和术后1周内对患者进行CDFI检查,根据术后DSA影像及CDFI的结果判定残余狭窄率,记录并分析患者血管特点,包括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管腔结构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对残余狭窄发生率的影响。同时,记录并分析患者接受CAS置入术两周后血管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CAS术后残余狭窄共发生18例,残余狭窄发生率为21.95%;CDFI的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无残余狭窄组,残余狭窄组颈动脉内径明显减小(P<0.05),PSV和EDV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PSV和ED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狭窄结构特点对术后残余狭窄影响方面,不均质回声斑块患者残余发生枚数为30枚,占66.67%;均质回声斑块残余发生枚数为16枚,占43.24%;不均质回声斑块患者残余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均质回声斑块的患者。而在均质回声斑块病例中的强回声斑块患者的残余狭窄发生率为57.14%,高于等回声和低回声斑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均质回声斑块患者记录数值方面,斑块表面钙化患者残余狭窄率为56.25%,远高于基底部钙化和非钙化斑块组患者(P<0.05)。另一方面,不规则形态斑块患者的残余狭窄发生率为62.22%,高于规则形态斑块患者(35.14%)(P<0.05)。单因素分析比较:高血压、表面钙化斑块、不规则斑块在有无术后残余患者中分布占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表面钙化斑块和不规则斑块是影响CAS置入手术术后残余狭窄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血管的结构特点是影响老年患者CAS术后支架内发生残余狭窄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均质回声斑块患者残余狭窄发生率远远低于不均质回声斑块患者。表面钙化斑块也是造成CAS术后残余狭窄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来探究血管特点对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支架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
单位信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