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主要功效为平调寒热、消痞散结。半夏泻心汤“泻心”之义既是泻心下痞,也是泻心火,都与心相关。文章从心的角度入手系统解读半夏泻心汤,明确半夏泻心汤“泻心”机制:(1)病位在心下非胃脘部,具体来说应当是心以下,胃以上之处,与心关系密切;(2)火热为心之性,半夏泻心汤主要是通过泻心以泻火热之邪;(3)心为阳脏,主散,半夏泻心汤通过泻心,心阳能正常下降与心阴化合心气,温煦脾胃,从而散痞,这是心本为阳脏主散的功能体现;(4)半夏泻心汤是由脾经药配以泻心经之药组成,脾胃心经沟通,火土相助;(5)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其中进一步解释了半夏泻心汤证可因脾胃中阳受损,湿浊邪气阻于心下,心阳无法正常下降,心火上炎所致;(6)火土相生,泻火补土。心火、脾土相生,半夏泻心汤于脾胃中泻火之亢盛;(7)相火离位,君相火旺;半夏泻心汤证实则是相火离位,君相火旺,君火无法正常下降温煦脾土;(8)脾病治心,心脾皆治。半夏泻心汤实则是脾病治心的体现,从而达到心脾皆治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