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工业题材小说往往描写工业建设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却容易忽视对工人生活中人之境遇的关注,水运宪的新作《戴花》弥补的正是这一弱项。工人尊严的缺失与因此行差踏错的悲剧,展现出来的是劳动价值在观念变迁中生成的悖论、劳模身份塑造中不够确切的政治要求和人性道德及历史真实的还原和复归。水运宪用极具人文关怀的笔触书写出一部社会史,更是精神史,在工业文学的坐标系中建立了重要的参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