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感染期与恢复期血清IgM抗体和总抗体的变化研究

作者:蔡李平; 倪文旭; 刘枭; 寇国梅; 方超艳; 刘万兵; 刘磊*
来源: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1, 35(08): 557-561.
DOI:10.13730/j.issn.1009-2595.2021.08.003

摘要

目的通过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 CMIA)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在感染期和恢复期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抗体和总抗体变化。方法前期已收集2020-02~04月在作者医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206例血清标本为感染期病例标本;回顾性收集2020-09~10月在武汉疫情暴发期间火神山医院收治并康复出院的139例COVID-19患者血清标本,作为恢复期病例标本。利用CMIA检测感染期和恢复期患者IgM抗体和总抗体变化,并分析性别、年龄、发病至抗体检测时间间隔对恢复期患者IgM抗体和总抗体的影响。结果与感染期患者比较,恢复期患者血清IgM抗体阳性率由72.33%降至25.18%(χ2=74.135,P<0.001),IgM抗体效价中位值(S/CO比值)由2.65降至0.52 (Z=-6.987,P<0.001),总抗体阳性率及效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患者发病至抗体检测时间间隔与IgM抗体效价成负相关(r=-0.378,P<0.001),与总抗体效价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年龄及性别分组对恢复期患者IgM抗体和总抗体阳性率及效价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COVID-19患者恢复期(发病后8~9个月)体内保护性抗体效价没有出现明显消减,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后保护性抗体效价变化提供临床依据。

  • 单位
    建始县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