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例小肠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骆训武; 蔡跃芳; 吴浪廷; 肖冰
来源: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7, (03): 157-159.

摘要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和检查方法,为诊断治疗提供最佳手段。方法对诊断明确的263例小肠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憩室86例(32.7%)、恶性肿瘤71例(26.97%)、良性肿瘤42例(15.97%)、炎症或感染性疾病31例(11.79%)、血管性疾病19例(7.22%)、其它罕见疾病14例(5.32%)。接受手术治疗的239例;消化道钡餐检查77例,发现小肠病变25例(32.46%);小肠气钡双重造影65例,发现病变37例(57%);小肠镜检查157例,发现病变98例(62.42%);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44例,发现出血15例(34%);核素扫描32例,发现病变17例(53.12%);胶囊内镜18例,发现病变14例(78%)。结论憩室为小肠出血最常见病因之一,其次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居第三位。小肠镜检查,尤其是胶囊内镜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检查方法,早期手术探查仍为目前最可靠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