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琉特琴,又叫鲁特琴,起源于中亚两河流域——已知最早文明的发祥地,是一种拨弦乐器。琉特琴由木头制成,音箱形状像半个梨子。正面的面板和音孔通常有精美的镂空雕花图案。琉特琴的琴尾包括琴弦弦轴一同向后弯折,几乎与琴身呈90度角,这一外形特点让它很容易被识别。琉特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在苏美人的文献纪录中,琉特琴只有两根琴弦。后来琉特琴传入欧洲,经过数次改进,最终以六组琴弦结构为主,并兴盛于文艺复兴时期。琉特琴在欧洲最早被王公贵族们钟爱,又因琴音动听、便于携带、易于保养等优点,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