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血压测量次数和血压值及高血压检出率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规范指导血压测量,正确识别高血压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在陕西省下属的10个监测点,以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6 33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参与调查,其中男性3 083人(占48.70%)。每位调查对象接受3次重复的血压测量,依据测量的结果,参考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调查对象是否罹患高血压。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和Cochran-Armitage趋势χ2检验来分别对血压测量值水平和高血压检出率随血压测量次数增加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第1、2、3次S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分别为(140.4±23.2)、(137.4±22.5)、(135.4±21.9)mm Hg,D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依次为(79.8±12.7)、(79.4±11.9)、(79.0±11.8)mm Hg,均随测量次数增加而降低(趋势检验P<0.0001)。经1、2、3次血压测量结果诊断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36.28%、32.79%和29.10%,呈下降趋势(趋势检验P<0.0001),高SBP检出率趋势与高血压检出率趋势相同(趋势检验P<0.0001),但高DBP检出率呈现的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157)。基于第2次血压值与基于第2、3次血压均值诊断的高血压检出率、高SBP检出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DBP检出率在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86)。结论随着血压测次数的增加,血压值呈下降趋势,由第2次血压测量值估计的高血压检出率与由第2次和第3次血压均值估计的高血压检出率不一致,仅基于第2次血压测量值可能不足以对成人高血压进行高效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