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表面化、形式化问题,主要原因是企业认为自己在校企合作中获取的收益与其为此付出的成本不均衡,因而缺乏合作的动力。基于收益成本视角,运用福州市和厦门市的调查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参与合作的意愿总体较强;"为企业储备高技能人才"变量相对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提升企业科技实力"这两个变量,对提升企业参与意愿的正向影响更大,"希望获得政府政策支持"这个变量不显著;"培养学生的成本"变量相对于"担心学生安全风险"和"担心正常的生产秩序受影响"这两个变量,对企业参与意愿的负向影响更大。应对措施包括:对企业的合作意愿要进行积极回应与引导;强化校企双方在制定培养方案方面的对接,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注重对参与合作企业的宣传,加大对参与合作企业的政府支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生产培训,为学生办理实习期间的专项保险;等等。

  • 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