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BD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荫*; 罗海东; 刘向来; 张云志; 赖珏
来源:疑难病杂志, 2019, 18(01): 39-43.
DOI:10.3969/j.issn.1671-6450.2019.01.010

摘要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1月海南省安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82例作为病例组,另纳入同期体检的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卒中后抑郁患者BDNF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12.94±5.88)ng/ml vs.(23.25±8.79)ng/ml,t=-8.959,P <0.001],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t=9. 767、5.054, P均<0.001);在病例组患者中,不同病灶体积、不同抑郁评分、不同NIHSS评分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 616、F=15. 204、t=-7.273,,P均<0.001);血清BDNF水平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NIHSS评分之间均呈负相关(r=-0. 397、-0.432、-0.411,P均<0.001);利用血清BDNF水平、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诊断,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72 ng/ml、11.56分、16.78分,诊断准确度分别为57.34%、64.17%、58.89%。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明显降低,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血清BDNF水平也下降趋势,其对卒中后抑郁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