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数量型人口红利效应式微,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和人才体系成为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从高等教育规模、留学归国人数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看,我国初步建成了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人力资源就业结构也根据产业结构的变迁特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我国劳动者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就业人员比重也偏低,同时存在着劳动者教育与工作不匹配、高等教育中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对此,我国应着力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动态调整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知识获取的渠道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