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无行"作为一种个人道德缺失的现象,由于文学本身的特性,在礼法坏弛的年代以为求高位不择手段的方式一再出现。刘勰以儒家道德规范为准绳,批判文人品格普遍缺失的不正之风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现实。本文试图从刘勰的文论中发掘这些反思,为理解《文心雕龙》文体划分的侧重点提供不同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