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是解决青藏高原地区家畜饲草料缺乏的重要途径,杂草控制是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初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措施。本研究以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sibiricus L.cv.Qingmu No.1)、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 cv Qinghai)和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 svar.anceps Gaud.cv.Qinghai)混播草地为对象,在建植1龄时,于当年开花期对混播草地进行杂草调查,对杂草种类、基本性状、群落中的位置和生态宽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播人工草地中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是黄花蒿、蒲公英、莓叶委陵菜、棱子芹、鹅绒委陵菜、灰绿藜和香薷,且出现在不同的混播处理中;黄花蒿、香薷、棱子芹、播娘蒿这些杂类草均植株高、盖度大,是环湖地区当下主要的杂类草;老芒麦混播草地栽培管理后期,对棱子芹、蒲公英、莓叶委陵菜、灰绿藜、鹅绒委陵菜及微孔草应提高杂草风险的评估和管控。单播早熟禾草地中发现13种杂草,杂草种类最多。老芒麦建植初期生长快,在人工混播草地建植中能有效抑制杂类草的种类和生长,可作为混播草地重要牧草品种,在混播组合中可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