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植被覆盖度适用于描述生态系统,对区域生态系统变化起着重要指示作用。以四川省汶川县2002年、2008年、2017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植被覆盖度(FVC)、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和变异系数,分析四川省汶川县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及其稳定性,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讨论影响其变化的自然因素。结果表明,(1)汶川县植被覆盖总体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0.8的面积接近汶川县总面积的66.2%,主要分布在汶川县东南部三江镇、水磨镇,北部的龙溪乡,岷江支流烧汤河、正河两侧山坡,海拔高度为2 000~4 000 m;(2)植被覆盖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9.76%,不显著变化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2.35%,整体相对稳定;(3)根据地理探测器模型可知影响汶川县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是地貌类型、土壤类型、高程、气温等,其解释力度都在60%以上;植被类型和降水量是次要因素,而坡向和坡度对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小,解释力度不足3%。汶川县植被覆盖度变化空间差异明显,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策略初见成效,但还须进一步跟进。
-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