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河口遗址是重庆2018年度六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朱砂村,分布在长江北岸的一处二级阶地之上。地层堆积分4层,第③层为早期文化层,出土陶片、石制品、兽骨、螺壳等遗物,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溪坪文化系统(5.3~4.6 ka B.P.)。本文研究的鼯鼠类材料采自第③层,伴生有大量人工利用后的螺壳以及一些碎骨,包括少量的鹿、猪及较多的小型兽类。鼯鼠类材料在新石器考古实践之中的发现很少,在同一遗址之中发现多种鼯鼠类动物更是不多见。出土鼯鼠类材料以上、下颌骨碎片及牙齿为主,另外有鼯鼠科未定属种的几件头后骨骼,鉴定为5属5种,它们是毛耳飞鼠(Belomys pearsonii)、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赤鼯鼠(Petaurista petaurista)、沟牙鼯鼠(Aeretes melanopterus)以及黑白飞鼠(Hylopetes alboniger)。上述鼯鼠颊齿的形态特征与现生居群基本一致,尺寸相似。大河口遗址出土的5种鼯鼠类动物,除了沟牙鼯鼠之外,其余4种在今重庆境内都有分布。复齿鼯鼠是本地最常见的一种鼯鼠,出土鼯鼠材料也以复齿鼯鼠最为丰富。但毛耳飞鼠、黑白飞鼠等两种鼯鼠在当地已很少发现。这意味着至少在新石器晚期当地自然环境曾适合多种鼯鼠类动物的栖息,一是多裸岩峭壁,二是植被茂密,曾有高大的林木分布。沟牙鼯鼠目前分布在两个隔离的地区:河北,以及四川东北部、中部和甘肃南部,在今川东和重庆境内都无分布。大河口材料表明沟牙鼯鼠曾有更广泛的分布地域,后来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栖息地的萎缩。大河口鼯鼠材料堆积应该与史前居民开发利用紧密相关,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其表面缺少捕食者的消化痕迹;其二,与人工利用的螺壳共存。该遗址还出土了49件磨制精美的小型和中型石锛,5件石刮刀和石刀,这些工具可用于制革加工。因此,该遗址的鼯鼠类材料很可能是史前居民利用毛皮的狩猎行为的结果。史前居民曾从遗址周边较广区域猎取多种鼯鼠,然后带入遗址进行加工。并且史前居民的毛皮处理技术应当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处理鼯鼠类薄脆的皮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