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适应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顺势之举,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2017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7),本文系统考察了互联网应用程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应用程度对市民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通过工具变量解除内生性、替代变量及半参数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效应依然存在。分位数回归分析显示,在不同市民化水平分位点上,互联网应用程度的贡献度有所差异。异质性分析显示,互联网应用程度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对新生代的影响大于老一代。农业户籍人口在接触互联网资源的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处于上升期的互联网应用程度的回报率要高于农业户籍人口。另外,通过影响机制分析还证实了社会资本和个体年龄分别在互联网应用程度促进市民化水平提升中发挥出的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为此,要注重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网技能培训,在渐进破除户籍等制度藩篱的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共情环境,以期更好地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