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疗效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CRT反应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患者45例,依据CRT术后是否有反应分为两组:有反应组(n=27)和无反应组(n=18)。对比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T反应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CRT治疗后有反应者27例,有反应率为60%。CRT术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有反应组患者CRT术后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NE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QRS波群时限(QRSd)、6 min步行距离(6MWD)和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LHFQ)均得到显著改善,而无反应组患者CRT术后只有LVEF、LVEDV和QRSd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CRT术后有反应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LVEF与无反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心功能分级、QRS≥150 ms、△QRSd、RDW水平和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是CRT后反应性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评估心功能分级、QRS波群和RDW水平是CRT前的重要内容,这对CRT术后的反应性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