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接受美学”是指在欣赏和理解美的过程中,个人主观感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互动。典籍翻译可以让古代文化经典得以保留和传承,进而让现代人更好地了解、领悟和继承这些文化精髓,对于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典籍,承载着荀子超越时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该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比较研究了《荀子·天论》的3个英译本。研究主要从译者的主体地位、读者的期待视野及读者与作品间的接受距离等方面展开,旨在探讨翻译过程中涉及的语言和文化接受性问题,并得出相关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