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钒、铬回收和钙循环时的含铬钒渣安全利用(英文)

作者:刘桂华; 吴国玉*; 江海浪; 齐天贵; 彭志宏; 周秋生; 李小斌
来源: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18, 25(10): 2349-2359.

摘要

含铬钒渣的安全经济处理是铬盐清洁化生产的关键。本文在碳酸氢钠溶液体系中,研究了钒酸钠和铬酸钠的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铬酸钙和钒酸钙的稳定性取决于溶液pH值和[HCO3-]浓度。当7.51<pH<12.32时,随着pH的升高,CaV2O6·4H2O可依次转化为CaV 2O6·2H2O, CaV2O6, Ca2V2O7·2H2O和Ca5(VO4)3(OH)。在NaHCO3的稀溶液中,随着体系pH的升高和含铬钒渣加入量的减少,钒酸盐的回收率相应提高;且在较稀的NaHCO3溶液中可取得较高的钒、铬回收率。此外,在NaHCO3体系中加入NaOH可促进钒、铬的回收。在NaHCO3和NaOH浓度分别为60g/L、30g/L,温度90°C,时间2 h的条件下,钒、铬的浸出率分别高达96.65%和95.40%。含铬钒渣处理后仍是危废弃,基于钙循环提出了减少处理后渣的方法。加入新鲜的处理后渣用于脱除铬酸钠中钒,比传统石灰脱钒减少60%的石灰加入量,主要原因是新鲜的CaCO3具有活性;而铬酸钠溶液脱钒时加入焙烧的处理后渣,则不必加入石灰。随后,本文提出了含铬钒渣安全经济处理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