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旨在深入了解高山松林的土壤种子库现状,为高山松林的保护及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工布自然保护区不同地点的高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山松林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 ](1)不同时期各样点高山松林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总体上在东、南、西、北四个水平方向上差异不显著(P> 0.05),但随着取样时间的变化,东久样点各时期高山松林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呈递减趋势,而林芝样点和比日神山样点随着取样时间的改变,其各时期高山松林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先增加后减少。(2)随着与母树水平距离的增加,种子密度逐渐变小,即1 m> 3 m> 5 m,呈现出明显的近母树分布趋势。不同时期各样点高山松林土壤种子库密度均表现为:比日神山>林芝>东久。(3)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种子数量逐渐减少,枯落物层和0~2 cm土层分布了总量89%以上的种子。(4)总体上,高山松林的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但从东久和林芝样点分开看,各山体均表现为:山腰<山顶及山脚,即呈"V"字型。(5)土壤种子库中被虫蛀的种子数量最多,占种子总量的35%以上,随着采样时间的变化,霉变种子数量逐渐增加,完好种子比例降低,有活力种子的数量极少,仅占种子总量的1.43%,且73.38%的有活力种子储存在枯落物中。[结论 ]高山松林土壤种子库在不同时期各样点不同方位分布无明显差异,而在距母树不同距离和不同土壤深度有明显分布规律,主要是由种子自身特性和外界风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且随着采样时间的变化,霉变种子数量增多,主要与工布自然保护区高湿多雨的气候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