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

作者:陈阳斌; 王武; 张雷; 李家伟; 马少勃; 付远锋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35): 6916-6951.
DOI:10.13241/j.cnki.pmb.2016.35.031

摘要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阿司匹林组(39例)术后12 h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利伐沙班组(41例)术后12 h开始口服利伐沙班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术后痛觉感受,引流量及随访1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术后,两组Plt、APTT和PT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阿司匹林组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利伐沙班组接近术前正常水平。与术前1 d相比,术后5 d,术后10 d两组痛觉感受明显降低(P<0.05),且阿司匹林组痛觉感受在术后5 d,术后10 d均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P<0.05)。术后第1天,第2天,利伐沙班组引流量均明显少于阿司匹林组(P<0.05)。随访1个月期间,阿司匹林组并发症12例,利伐沙班组7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均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安全有效。利伐沙班在抗凝作用上更强,能减少术后出血量,相比之下,阿司匹林可以减轻术后患者疼痛感受,临床可根据需要选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