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水化反应和热量传输等过程影响,混凝土在养护阶段会发生受约束收缩变形,并由此在结构内引发较大的拉应力,而此时混凝土力学性能往往还处于较低水平,容易导致建造期混凝土结构即出现裂缝等病害.这种早龄期混凝土裂缝对核安全壳、桥梁隧道、地下结构、水工或海工结构等重大土木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完整性、耐久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准确预测早龄期混凝土抗裂性能并量化裂缝演化对混凝土结构行为的不利影响,亟需开展化-热-力多场耦合环境下的混凝土裂缝建模与抗裂性能分析研究.针对这一需求,本工作在前期提出的固体结构损伤破坏统一相场理论基础上,考虑开裂过程与水化反应、热量传输等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裂缝相场演化特征(包括基于强度的裂缝起裂准则、基于能量的裂缝扩展准则和基于变分原理的扩展方向判据等)与混凝土水化度和温度之间的定量联系,提出混凝土化-热-力多场耦合相场内聚裂缝模型,发展相应的多场有限元数值实现算法并应用于若干验证算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上述多场耦合相场内聚裂缝模型合理地考虑了水化反应、热量传输、力学行为以及裂缝演化之间的耦合效应,揭示了早龄期混凝土热膨胀变形和自收缩变形的相互竞争机理,且分析结果不受裂缝尺度和网格大小等数值参数的影响,实现了早龄期裂缝演化全过程准确模拟和抗裂性能定量预测,有望在混凝土结构早龄期裂缝预测和控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