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很长时间以来,国民党改组革新和国共合作是阐释北伐成功的主流观点。近些年,研究界多从南北新旧文化差异为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寻找深层支撑,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众多作家南下,成为这一逻辑的有效性体现。然而,从《广州民国日报》及其副刊来看,作家南下其实是南方"新"文化的"果"而非"因",同时,比国民党改组革新更重要的一个"新"却被忽略了,那就是再造"新国"。从国民党一大确定"再造新国"这一头号议题,到"五卅"之后成立新国民政府,再到后来的北伐,南方一步步推进再造民国的国民革命。新旧民国的革命与反革命之争,既是我们把握南方革命进展的内在逻辑,也是我们理解作家南下的最主要因素。1924—1928年间新旧"两个民国"道与势的变迁所引发的知识分子群体震荡,是一个特别重大却尚未展开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