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宋金诸宫调和元曲杂剧文本中标示在一些曲牌之前的宫调名称,前人虽有不同解释,但总体上认为是标示调高、调式的符号。近年来,学界或认为标宫调并无实际的乐律指义,只是一种“换韵的标志”。持这一说法的诸论家多认为“换韵须标宫调”“不换韵必不标宫调”“换宫必换韵”“同宫必同韵”等。考诸宫调和元曲杂剧中,实存有许多“不换韵亦标宫调”“换宫并不换韵”“同宫也并不同韵”的曲例,这表明“宫调换韵说”并不可靠。结合曲体文学的特征看,宫调选择和韵部选用虽有一定关联,但宫调名称的出现却并非仅表示换韵。因曲体文学中之宫调名称存在俗名与律吕之名的混用,各宫调之具体调高和调式虽难以确考,但其所具有的乐律指义却不应否定。考明这一问题,对诸宫调、散曲、戏曲之曲本体研究有重要意义。